高淳國際慢城
走進慢城,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春天,數萬畝的油菜花競相開放,引得各地的攝影師流連花間。仲夏,蛙聲蟬鳴,思鄉園旁的荷花清香襲人。入秋,文峰塔下的楓樹林已染紅了半邊天。深冬,銀裝素裹的大山透著一絲肅穆,而大山村已經擺起了長街宴,濃濃的年味讓人懷念家的味道。
春的氣息夾著油菜花香、櫻花香及醉人的桃花香
夏的荷帶你感受水韻江南的秀美
一葉才知秋,千畝楓園宛如火色海洋
喜氣洋洋過大年,福從大山來
南京高淳椏溪國際慢城位于南京市高淳區東北部,是一處整合了丘陵生態資源而形成的集觀光休閑、娛樂度假、生態農業為一體的農業綜合旅游觀光景區。區域面積50平方公里,全長48公里的“生態之旅”風光帶蜿蜒曲折貫穿南北,盤旋于六個行政村之間。
2010年11月,高淳區“椏溪生態之旅”正式被國際慢城聯盟評為“中國首個國際慢城”,2016年被正式授予中國慢城總部。椏溪國際慢城先后獲得了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江蘇省旅游度假區、江蘇省生態旅游示范區、江蘇省自駕游基地、江蘇省旅游風情小鎮、“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T20世界旅游名鎮、新金陵48景、華東最美金花勝地等榮譽。
慢城俯拍
【瑤宕有機葡萄園】葡萄園占地500余畝,葡萄品種包括黑峰、精峰、玫瑰、夏黑、維多利亞、黑珍珠等30多個,瑤宕的有機葡萄在中國南方葡萄節上累獲金獎,葡萄園采用現代化的管理和經營方式,游客可自采自摘,隨意品嘗,奇趣無窮,令人流連忘返。
【慢城書院】慢城書院作為高淳首個書院,占地800多平,走進這座別致清雅的半山小院,坐在帶車輪的木桌椅上、窩在舒適的沙發上、沏上一壺茶、點上一杯咖啡、捧上一本閑書,臥聽風雨,讓時光慢慢流淌。
【叢林穿越】叢林穿越是2018年景區新引進的大型叢林拓展項目,帶游客探索叢林度假秘境。這是一項集安全、刺激、時尚為一體的松林探險,47項各種各樣的趣味挑戰項目,游客需要通過爬、滑、游、跨、跳等動作越過所有障礙,讓人身臨其境地體驗松林間自由滑翔跳躍的快感,釋放親近自然的天性。項目分為兒童區16項、初級區17項、挑戰區14項,是親子出游、團隊拓展、朋友聚會、會議郊游首選。
【呂家大草坪】慢城的四季常青大草坪是一個供游客休憩、玩耍的好去處,同時也是野炊野營的好地點。陽光明媚的周末,最適宜的莫過于去戶外感受風景停留的美麗姿態,與家人朋友一起燒烤、一起在田間自然蘇醒。
【桃花扇廣場】桃花扇廣場是我們一年一度的國際慢城金花旅游節的開幕式舉辦地。桃花扇廣場總面積3萬平方米,以桃文化為主題,建成了扇形舞臺、休閑廣場和停車場,經常有跳五猖、跳馬燈等民俗文化團體為游客表演。
【康之源牡丹園】高淳國際慢城康之源牡丹園是目前江蘇品種最多的牡丹園。全園占地1000畝,種植了70個品種、170多萬株牡丹花,其中盆栽有5000多盆,現有紅、白、蘭、黑、紫、粉等色系。
【慢城小鎮】現代風建筑的慢城小鎮占地232畝,建筑面積102400平方米。沿東西向以商業街區形式展開,形成一條活力綠色的內街,長約600米,由澳大利亞BAU設計公司設計,整體造型似一把站立的“手槍”,內含藝術館、大學生創業基地、青年旅社、酒店、購物街區等多元化板塊,是一個集游、購、娛、吃、住、行各要素的綜合性社區。
【大山民俗村】大山民俗村作為中國首批鄉村旅游模范村,在政府的帶領下憑借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村舍的徽派建筑風格,受到了廣大游客的喜愛。每逢節假日,大批的游客穿梭于大山村,品嘗農家土菜,感受著靜美鄉村。
【文峰攬勝】文峰塔是椏溪國際慢城的制高點,為八方七級樓閣式仿唐建筑,塔與慢城最美天際線相呼應,高峻挺拔而輕盈秀雅。拾階而上,憑欄遠眺,一覽慢城美景。
【楓彩園】楓彩園位于大山民俗村東側,種植有2000畝的北美紅楓,每年11月至12月初,這里就會變成一片火紅的海洋,吸引各地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醉人的“楓”景。
【半城·大山房車度假酒店】大山·大山房車度假酒店共設置68輛生活房車,按區域劃分為VIP區、濱水區、親子區、情侶區、自行式房車停住區,配套約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中心,整個園區總占地112畝。
【荊山竹?!恐窈=f畝,乃是金陵地區始于元代的最大的原始竹林。竹海自然形成了浩瀚的綠色生態環境,仙塘水庫清澈見底,水天交映,如詩如畫。
在這里,你不妨放下手機,遠離一切電子設備,與家人、朋友一起在山間小路走一走,看孩子在花海里放風箏。在這里,大家可以放下焦慮和浮躁,真正意義上的感受高淳的慢生活。
咨詢電話:025-56861235
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是中國古街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宋代已見雛形,明清兩代依托官溪河的水運便利,因商立街,逐漸繁華。歷經500多年的歲月更迭,至今存留了一條長800余米(最初為1135米),寬4米左右,核心區面積7.6公頃,片區面積1.2平方公里的古老街道,為江蘇省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街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成功入選“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高淳老街展現了古老瑰麗的古建筑藝術及深厚的民間民俗文化。粉墻青瓦鱗次櫛比,飛檐翹角突兀多姿,磚木石雕滿目琳瑯,雕梁畫棟堂皇富麗,招牌書法多姿絢麗,山墻壁畫濃郁芬香,被中外學者及游客譽為“東方文明之縮影”、“古建筑的藝術寶庫”、“中國民俗文化富礦區”。延續老街古樸肌理,新打造的曼度?老街東休閑街區集餐飲、客棧、酒吧、咖啡、文創精品等為一體,華燈初上,霓虹閃爍,為老街夜生活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魅力。節慶期間活躍于老街及官溪河邊的如出菩薩、跳五猖、大馬燈、楊家抬龍、賽龍舟等各類特色民俗活動,更是古風撲面,裹挾著獨特的民俗風情。
高淳老街也是一處革命圣地??谷諔馉帟r期,陳毅司令員于1938年6月率新四軍一支隊東進抗日,由皖南到達高淳,司令部就設在老街吳氏宗祠內,這是新四軍開辟茅山根據地的第一站。當時陳毅司令激情滿懷,揮毫寫下了《東征初抵高淳》的壯麗詩篇。這處融古建筑藝術和革命紀念意義的場所也被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高淳老街的特色商品印刻著歲月的痕跡,散發著鄉野的清香,聞名遐邇。最具地方特色的產品有手工布鞋、羽毛貢扇、珍珠飾品、玉泉炻器、香干豆腐、風味糕點、云溪香鵝、固城湖螃蟹等,其中以羽毛貢扇最負盛名。明嘉靖年間,高淳羽扇傳進皇宮,深得皇室青睞,成為皇室貢品。1951年,高淳制扇藝人為了感謝黨和人民政府對羽扇行業關心和支持,挑選最好的羽毛雕翎,精心制作了四把寶劍式象牙柄的大型羽扇,分別贈送給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國家領導人。此外,老棉布鞋也是高淳老街著名特產之一,就連世界鋼琴大師查理德先生也慕名前來購買高淳布鞋。
【主要景點】高淳非遺展示館、楊廳、雕刻展示館、關王廟、新四軍駐高淳辦事處舊址、吳氏宗祠(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舊址)、老街書坊、高淳民俗表演館、耶穌教堂舊址、乾隆古井。
咨詢電話:025-57325558
固城湖水慢城
旅游+現代農業
固城湖水慢城是南京高淳固城湖旅游度假區首發區域,占地面積8000余畝,是高淳區傳統農業產業向旅游+現代農業轉型的示范項目。景區位于以六朝古都南京為主的寧鎮揚旅游區、以黃山為主的皖南旅游區和以太湖為主的蘇錫常旅游區的中心位置,更是長三角旅游圈黃金小三角的中心。區域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利,是一個集生態養殖、生態觀光、科普教育、水上娛樂、水上運動、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游憩型湖畔生活度假目的地。
固城湖水慢城從2013年開始投入建設,依托現有的生態濕地資源以及溝壑,不僅進行了很好的生態養殖,還打造出了眾多觀光體驗型景點。水杉大道綠樹成蔭最宜漫步;千畝荷園近百種名貴品種競相綻放;濕地動物園移步換景,動靜相宜;濱湖花海四季鮮花盛開;戲漁谷里親子互享歡樂時光;浪漫婚慶園里留下永恒瞬間;金沙灘邊盡情釋放原動力;獨有的水生農作物采摘體驗;更有神秘的蘆葦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固城湖水慢城最大的特色是用融會貫通的水系串聯起園內的每一個景點,水上畫舫、烏篷船、搖櫓船、觀光車等多種方式領略美景。最大的亮點是園內三十多座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橋,成為獨特的風景線。
固城湖水慢城,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以“水上天堂、度假勝地、國際賽場、宜居家園、休閑樂園、生態基礎”為特色,以生態涵養、科普教育、運動康體為主要功能,建成集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運動、康體、美食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滿足休閑度假旅游需求,具備本土特色的綜合性旅游區的標桿領地。
武家嘴熱帶風情谷
咨詢電話:025-57345677
南京游子山休閑旅游區
南京游子山休閑旅游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山明水秀,林木蓊郁,森林覆蓋率高達86%。由游子山、三條壟、花山、秀山等組成的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3678.3公頃。園內山勢起伏,低丘逶迤,群峰列錦,碧水流韻,形成優美的自然景觀。公園包括三大版塊:游子山文化體驗區、花山山湖觀光區(含固城湖1000公頃)、三條壟生態休閑區。園內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1546種,野生動物257種,尤為珍貴的是杜蘅—中華虎鳳蝶種群,這在整個華東乃至全國是絕無僅有的。這不僅表明公園生態環境極其優良,更因為高淳人民重視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才使這些瀕危的動植物得到了不斷繁衍。
南京游子山休閑旅游區人文景觀歷史跨度大,從新石器時期一直延續到民國。千年文化演繹著游子山的滄桑歲月,史學界對游子山有著“一座游子山、千年賞游史”的美譽。
史書記載,孔子曾到此游覽并設壇講學,游子山因此得名?,F在,游子山腳下有3萬孔氏家族,是全國除山東曲阜之外最大的孔氏居住地。游子山還吸引清乾隆帝駐蹕,南宋詩人范成大也在此留下足跡,寫下了“雨歸隴首云凝黛,日漏山腰石滲金”的贊美詩句。
游子山風景秀麗,可稱得上是江南綠色明珠。游子山境內的大、小游山是景區的標志性山峰,它們雙峰傲立,構成優美的造型。游子山秀麗挺拔,因而又被譽為“瀨渚第一形勝”,也是整個高淳的最高點。
漆橋古村
漆橋古村落文化街區位于高淳東北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漆橋是江蘇省高淳區的北大門,自古是一條金陵到宛陵的驛道。漆橋歷史悠久,古稱“南陵”,是古寧國驛道必經之地。驛道,是中國古代陸地交通主通道,同時也是屬于重要的軍事設施之一,主要用于傳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的通道。漆橋自漢代就是金陵古驛道的必經之處,是連接蘇南、皖南的交通要道。自漢代平當為避王莽之亂,隱居此地,于南陵河構建木橋,方便行人來往,后施漆于橋,故稱“漆橋”。南宋有孔氏遷來此地,鑄成集市街道,繼而孔氏建造宗祠,形成了龐大的孔氏體系?,F在成為了江南孔氏第一村。近年來先后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是僅次于山東曲阜的孔子后裔第二大居住地。
咨詢電話:025-57850037
銀林生態園
高淳銀林生態園地處江蘇省百家名鎮--東壩街道,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50公里,交通便利。銀林生態園為國家 AA級旅游景區,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
山莊始建于2004年,總占地面積一千六百畝,目前下設印象銀林文化餐廳、會議中心、客房中心、婚慶園、兒童樂園、拓展培訓基地、野生動物園、垂釣中心、馬場、農趣園、采摘園等各類特色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生態園里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四時果蔬盡有,雞犬之聲相聞。工作之余,馳車而至,踏著青草,穿過竹林,走進農家木屋。江南煙雨里領略清新秀麗的田園風光,吳儂軟語中品嘗山莊農家土菜。鄉土文藝表演更讓您細細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放飛心情,回歸鄉土,銀林生態園是您體驗農家生活感受自然之美的鄉土桃源。
咨詢電話:025-57831777
高淳陶瓷博物館
高淳陶瓷博物館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高淳陶瓷也是我國知名陶瓷企業,被國際著名的《福布斯》雜志評為中國大陸最具發展潛力的百強企業之一。2014年以來為上海亞信峰會、南京青奧會、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接風晚宴等設計制作國宴餐瓷,獨家承制了2014年北京APEC峰會招待晚宴用瓷(水立方),琺瑯彩國宴用瓷為釣魚臺國賓館專用瓷器和“一帶一路”峰會午宴用瓷。
高淳陶瓷博物館包括傳統陶瓷手工制作的“陶藝苑”、體現當代國際陶瓷最新技術與裝備的現代化骨瓷生產線,以及陶瓷藝術精品展示中心等,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集傳統陶藝與現代陶瓷為一體的工業旅游示范點。占地100余畝的“陶藝苑”由國際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先生題名,包括手工拉坯作坊、陶藝家工作室、陶瓷藝術講壇等對外開放項目,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充滿了中國山水花鳥圖的情趣和高尚意境。中央美院黃春茂工作室、南京藝術學院陸斌工作室、南京藝術學院蔣顏澤工作室、南京職業技術學院李克工作室、著名畫家馬未定工作室等均已入駐“陶藝苑”。
咨詢電話:025—57889515
得半莊園
得半莊園臨國家AAAA級景區南京游子山休閑旅游區,周圍青山環繞,水網密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園內茂林修竹,松風水月,暗香疏影令人心醉神陶。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得半莊園集“餐飲、住宿、會議、宴會、休閑”等多元化產業項目,傳承莊園主人的生活理念與處世之道,在這一方凈世樂土之上大刀闊斧且精雕細琢。
咨詢電話:025-57396777
保圣寺塔
保圣寺塔相傳建于東吳赤烏二年(239年),位于高淳縣城東郊,是至今我省保存歷史最久的兩座方塔(另一座為常熟崇教寺方塔)之一,是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古城高淳的一個標志性建筑。
該塔造型為四方七級,磚木結構樓閣式,總高33.5米。人們入園站在塔下仰望塔身,只見飛檐蔽日,翹角凌云,塔剎挺拔,直沖九霄。各層翼角所懸銅鈴,鈴聲如環擊佩鳴,聲聲入耳,令人心馳神往。據說佛塔風鈴因人施鳴,迷者聞之百感交集,行惡即止;智者聽之朝善而行,倍加珍惜時光,順梯登臨頂室,朝窗舉目四望,淳溪古鎮公路縱橫密如蛛網,市區幢幢高樓聳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南固城、北石臼,波光粼粼,湖邊花山、游山姿容秀麗,東面田野風光也歷歷在目。登高觀景,倍覺心胸開朗,意境無涯。
薛城遺址
薛城遺址位于淳溪街道,靠近石臼湖南岸,面積約6萬平方米,1997年9月南京市博物館與縣文保所聯合對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100平方米。由發掘出來的墓葬、居址及器具、谷物等,證明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它的發掘填補了長江中下游史前考古的空白,被評為“97年全國考古重要發現提名榮譽獎”,1997年12月,高淳縣人民政府將遺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咨詢電話:025-57388868
高淳博物館
高淳博物館建筑面積5500㎡,館藏文物30000余件,其中重要文物2000余件。
博物館基本陳列以“水綠山青,風高民淳”為主題,展示高淳的歷史人文生態。分為“原始聚落?上古城邑”、“水工興利?圩田稼穡”、“天地人神?精神世界”、“流民播遷?族群社居”、“口傳心聲?文化語境”、“地產風物?人文遺珍”六個單元。展覽內容有:一萬多年前的動植物化石;距今6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薛城遺址”的生活場景復原;伍子胥開挖世界上最古老人工運河之一——胥河的場景復原;以及比石頭城早建208年的古固城場景復原和高淳老街的場景復原和3D顯示;高淳道教神像畫和重要非遺大馬燈、跳五猖圖像和光影顯示;高淳作為江南水鄉的歷史治水壯舉和現代兩大支柱產業水運(含造船業)和螃蟹養殖的場景再現;被稱為“古漢語活化石”的高淳方言以及高淳民風民俗的展覽展示等。展覽以濃重而凝煉的筆墨全面集中地展示了高淳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面貌,多樣的人文生態景觀,是高淳歷史文化和人文生態的精華濃縮。
“東吳時期的高淳”展覽則集中展示了三國時期發生在高淳的吳國重要軍事、農業事件,以及曾在高淳為官或居住的重要歷史人物。
進入高淳博物館,你將在短時間內穿越高淳上萬年歷史,全面了解高淳歷史文化和人文生態。
咨詢電話:025-68616280
西舍“紅色堡壘”
西舍“紅色堡壘”屬于椏溪鎮躍進村西舍自然村,村落形成于南宋時期,為前年古村落,江蘇省首批三星級康居鄉村。村域面積280公頃,全村385戶,1024人,是高淳地區最大的自然村。
1943年新四軍一支隊16旅和蘇南地委在此地重建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為溧高縣委乃至蘇南三地委活動的中心,革命先烈們在此地開辟建設高淳抗日游擊根據地,抗擊日偽軍,開展減租減息、擴武招兵、剿匪反霸等工作,在蘇南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16年6月被南京市委黨史辦命名為黨史教育基地。2017年3月,西舍紅色堡壘被納入高淳區“一館多基地”黨性教育專線。
躍進村西舍“紅色堡壘”教育基地現有溧高縣委縣政府、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大會堂、革命烈士紀念碑、溧高縣國華初級中學、溧高縣紡織廠等13處場館,展覽面積4000多平方米。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大會堂原址位于進村口,蘇南三地委曾在這里召開過地委擴大會議,解放后用于張巡紀念館,布展有抗戰時期會議場景和圖文介紹。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現村委建造,立碑處曾埋葬了三百多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無名烈士,后人建造紀念碑,祭奠為民族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抗日先烈。
